P1070808.JPG

隨著Y n C 日漸長大,我的體會也越來越深刻,

教育孩子真的是好難的課題,尤其是有了C之後,困難度更是提高不少,

有時候想想,這其實是考驗,

因為Y從小就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如果他有要求你無法配合,只要告訴他被拒絕的原因和理由,他都會默默接受,

C則非常不同,會耍賴,撒驕,拜託,討價還價,盧到你不是剪斷理智線,就是妥協,

妥協,是我最不屑的行為,但如果當時,剛好我身體不舒服,或有心事,或心情煩悶,想快點把孩子打發離開,

我就是會做出這麼讓人不屑的妥協,然後,累積了因,就要承受果,

因為,那就是告訴孩子,你可以用這些方法,在對的時間得到你要的結果,(對的時間就是察言觀色,在媽媽最忙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機會)

這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總是會挑爸爸生意最忙碌的時間,派最小的弟弟去要零用錢,通常,十拿九穩,也經常百戰百勝,

這其實,也是教育,

最近,觀察著孩子們的言行,姐姐跟弟弟說話和糾正弟弟錯誤的行為,那口氣,那用詞,完全和我如出一轍,

看著弟弟生氣時對待人事的表現,那表情,那態度,都是我斷了理智線時對他表現出的行為,

他們怎麼沒有學習當我好好跟他們說話的時候,怎麼沒有吸收當我好好跟他們溝通的時候,那些溫和的態度和語氣,為什麼沒有被模仿,

反而是我偶發的脾氣,嘶吼,和怒罵時的態度,被學得淋漓盡致,

因為,戲劇化的表現, 才會讓人印象最深刻啊,所以當我化身為一個大怒神時,

他們到底是記得了「他們做錯了什麼?」還是記得了「媽媽怒吼的樣子?」「媽媽教育我們的方法?」「媽媽處事的態度?」

再想想我小時候,做錯事情挨打罰跪也是偶然會有的事情,現在想得起來的,就是[因為做了某某事情,而被打了」,

所以,我會記得{做錯的事和被打}這兩件事情是一個組合,那我的孩子呢?會記得「媽媽大聲怒吼和我做錯事情」這兩件事情的連結嗎?

唉,教育這件事情,真的不能隨心所欲,

我說出的每一句話,每一種態度,都會反饋到孩子身上,再倒映於我的眼中,

「威脅」也是最壞的教育方式,但如果你不告訴他,這個錯誤你不改過,長大以後,這就是犯罪,就是會被警察抓去,甚至坐牢,

這樣的說詞,也是威脅吧! 但不可否認也是事實啊

3歲時,遇到不滿的事情,就出手打人,等你到了18歲,你仍不改這樣的態度,那就是犯罪啊,

3歲時打人不痛,18歲時打人,可能會出人命,能不教嗎?能不在3歲時就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嗎?

 

網路上常常都有育兒文章分享,我常常是不點進去看的,我總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我的兩個孩子,個性天壤有別,教育的方式,也讓我們傷了各種腦筋,

因材施教,因個性施教,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看到文章,就把孩子拿來當實驗品,最後,孩子們不但無所適從,父母也會亂了陣腳,

今天突然有感而發,即便沒有答案,也寫文鼓勵自己,要自己記得,教育,不能隨心所欲,兩個孩子,就是兩張不同科目的試卷,無限多的考題,

然而,不論有多麼困難的的科目和試題,我每一科都不能放棄,我每一題都不能空白,只有這樣,才不枉費為人父母的角色,

有了孩子之後,自己已經不是自己,言行舉止孩子們都學著看著,

我得時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不能隨心所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 育兒 教育 身教
    全站熱搜

    annita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