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點,也能贏向終點

P1070621.JPG

 

輸在起跑點的孩子,也能贏向終點

 
      開學第八週的星期五,我們預約了每半年一次的師長面談會,不同以往,我和外子都特別緊張,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驗收的日子。
 
      師長面談會,是老師和家長單獨會談的時間,每組家長限時15分鐘,老師會針對孩子在學校的各科學習和生活品德對家長做完整的書面和口頭報告;家長也可以提出問題詢問老師,是非常珍貴的交流時間,此外,也可以讓老師了解家長的想法和態度,在澳洲,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如何重視你的孩子,老師就會如何重視;反之,若你表現得不在乎,老師也很可能在百忙之中選擇忽略你的孩子。
 
      我們家的女兒陽陽目前未滿七歲,但已經是小二生,他是年尾的孩子,幾乎是全校二年級最小的孩子,通常澳洲家長喜歡讓年尾的孩子晚一年就讀,普遍認為早讀的孩子,心智不如其他年長的同學成熟,邏輯能力相對也會較弱,學習容易落後,進而引響孩子們的自信心,也經常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學年的學習進度落後,而自動申請孩子留級的情況,這些可一點都不稀奇;但亞洲的父母少有這方面的隱憂,我和外子也認為,只要孩子通過學校的面談得到入學許可,就讓孩子照正常時間入學吧。
 
陽陽三歲半才上澳洲幼兒園,接受每週兩天的全美語教育(在澳洲幼兒園的收費是以日計費,費用昂貴,大部分的孩子一周只上學兩或三天),在這之前,都是由我全中文教育陪伴,也曾經試著讓他聽英文兒歌,看英文卡通,但她有些排斥,所以,我也不勉強,看電視時間,他總是最愛看巧虎節目唱唱跳跳,我也不反對.
 
      四歲半,陽陽進入澳洲公立小學,『小學學前班』是澳洲國民義務教育的一部分,比較是像台灣的大班,這一年的學習都是為了上小學一年級和適應小學做準備。那年第一次師長座談會,老師告訴我們,陽陽在學校很開心,一切都很好,還鼓勵我們在家裡盡量給予全中文教育,英文的部分,交給他負責就好。陽陽很幸運,遇到一個很好的啟蒙老師,不僅給予孩子許多的啟發和正面的鼓勵,讓孩子在陌生的英文環境可以自在的表現自己,也給身為家長的我們,吃了許多定心丸,讓我們還真的聽老師的話放一百二十個心(好傻好天真),一直到下半年度的家長座談會,我們才知道,原來上半年陽陽的英文確實面臨很大的問題,連老師說,把書本翻到下一頁,他都聽不懂,但他可以看別人怎麼做,即便如此,老師也沒有讓陽陽進入特殊系統的英文加強班上課,而是把她留在自己的班級,耐心的教育著,而且一直到陽陽的英文進步了,才告訴我們當時真實的情況。
 
還記得,第一次收到陽陽成績單的時候,我和外子都互相提醒不要沮喪(雖然真的沮喪),這只是剛開始,孩子們快樂學習,熱愛學習最重要,對於一個輸在起跑點的孩子,我們不能要求他才跑50公尺,就要追趕上大家,如果這是一場龜兔賽跑的馬拉松比賽,那我慶幸這些澳洲兔子真的有無壓力又慢速的教育系統,沒有回家作業,加上澳洲家長真的也不逼孩子們放學後學習課業,這讓我們這些其他的小烏龜,可以有機會一步一步地慢慢跟上腳步。
 
雖然我們是神經很大條的父母,但我們後來發現,澳洲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都會有聯合大會考,如果想跨區申請好的中學,必須要有好的成績,這何嘗不是升學壓力呢?雖然大部分澳洲的家長並不在乎,有錢的直接送私立學校,不然就是搬家到好學區,再不然就是任其自由發展,雖然,我不是這麼傳統的東方教育支持者,但我仍希望孩子們能夠有機會上好的中學,並不是因為希望孩子的學術成績能有多優異的表現,而是因為好的學校,會減少霸凌和歧視的問題,孩子們交朋友,我也比較放心,而我目前所要求的,只是孩子能夠跟上學習進度,不苛求名列前茅。

 
      然而學前班就在小孩適應環境,父母也搞不清楚澳洲教育系統的混亂之中結束了,每一次的家長面談,我都只問三個問題:他在學校快樂嗎?他學習有專心嗎?他有交到好朋友嗎?然後回家告訴陽陽,老師說你熱愛學習的態度很棒,你要繼續保持下去,遇到聽不懂的內容,一定要問老師了解清楚,這樣就夠了。其餘老師告訴我們陽陽需要加強的部分,像是閱讀能力,認字能力......那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的功課,要落實於生活之中,而不是告訴孩子,你落後了多少。
 
       上了小一之後,我們忙著搬家,陽陽也在開學後第四週轉學到新學校,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區,幸運的陽陽再次遇上了一個好老師,讓陽陽更熱愛上學,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孩子的不同,每天放學後眼睛總是閃閃發亮,不是討論澳洲野生動物的種類和習性,就是討論木星上面的種種知識.....,但功課依然非常的少,回家作業內容不外乎是「學習綁鞋帶」「畫媽媽的畫像,寫下特徵」....等等,學校沒有課本,上學書包只裝著水壺和便當,老師會在每週一發佈E-mail告知家長教學進度,比如說:本週數學教加法,英文教動詞,科學教土星等等,對於我們想替孩子複習或預習,根本沒有教材可以翻閱,看著孩子三點就放學,回到家連續玩樂五個小時,八點上床睡覺,完全把學校的課業拋諸腦後,還好,每星期學校會依照學生的閱讀能力發放兩本課外讀物,讓親子一起共讀,我們發現,陽陽拿的課外讀物,總是太簡單,這有兩種可能,老師認為他的程度僅僅如此,另一種可能是老師忽略了他的進步,而沒有提升他選擇讀物的難度。我認識幾位其他華人朋友,三天兩頭去找老師面談,一下抱怨老師沒出功課,一下要求老師提高孩子課外讀物的程度,但這些程度都是老師面談學生後評價出來的,更不是家長要求就可以提高,雖然我也認為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只如此,但明白尊重老師,尊重專業重要,所以,我和外子討論之後,覺得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來陪伴孩子在家做一點家庭功課。主要是想培養孩子的課後學習習慣,好的習慣養成了,孩子將來也會自主學習,不需要家長叮寧。
 
          為了讓孩子跟著學校進度有家庭作業,我多方比較了仿間的習作本,選擇了和學校進度並進,編輯內容多元活潑的數學作業本,陪伴孩子每天練習兩頁,讓他在塗塗寫寫的各種有趣的習題中,複習了學校的功課,也可以從陪伴中找出孩子們不懂的地方,給予加強。
 
        到了二年級,我再加碼一本英文文法學習本,加強陽陽的寫作訓練,他特別喜歡寫文法書,覺得裡面的閱讀故事相當有趣,有些題型還需要畫圖增加理解力,他總是常常超越我要求的兩頁,做了三四頁還停不下來。
 
       不論是數學或英文,我們都是陪伴著他一起做,他專注的時候,我們在旁邊閱讀,他疑惑的時候,我們嘗試引導,他揉眼睛或是分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停止,等腦袋清醒再回來。讓他在無痛苦,少壓力的情況下學習,避免引起排斥的反效果,每次不超過一小時,常常狀況好不分心的時候,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英數兩樣作業。
 
至於『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和外子都辦了圖書館的借書證,每次可以借20本書,我們輪流借書回來,為什麼要輪流借書呢?因為男生借閱的書籍和女生借閱的書籍通常很不一樣,所以孩子們可以看到不同性格的爸爸和媽媽借閱各種不同類的書籍回來,以我來說,主要先借閱學校公告的課綱:比如說課綱本週教『泥土』,我就去借閱地層,地球,土質,植物等所有和泥土有關的書籍;如果是教「蛇」,我就去圖書館把蛇類的相關圖鑑讀物全都搜刮回來,此外,還會另外租借藝術,繪本,烹飪,歷史,宗教,世界奇觀等等的書籍,對了,還有孩子最期待每兩週一本的漫畫書,一開始,把書排放在書架上,孩子取閱的機會非常少,我特別去圖書館觀察如何擺放書籍,會讓孩子提高閱讀的興趣,有了結論後,我去買了書報架,把書的封面讓孩子能直接看到,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我不會一直吼著孩子去看書,也不會罵他們怎麼不去讀書,我就是觀察,當我借閱一批書回來,孩子都會興奮的翻閱每一本書,  接下來的一週,我注意到孩子們偏愛哪幾本書,那幾本翻過就再也不去看它,當孩子們一整天都不再去拿那些書時,我就會到圖書館再更換一批新書回來,這時孩子們又有『新鮮』的書籍可以看了;爸爸則喜歡界各種圖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就這樣,孩子變得喜歡看書了,我們不再在乎她從學校拿什麼程度的書回來,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他可以讀什麼程度的書,更了解他喜歡哪一方面的書。
 
對於寫作能力的訓練,因為他喜歡看漫畫書,雖然爸爸不是太讚成,但是我支持孩子可以享受閱讀上的確幸,因為孩子不是『只看』漫畫書,而是『比較喜歡』看漫畫書,所以爸爸和孩子約定,每次可以借閱一本漫畫書,但需要在閱讀之後,把漫畫書內容寫成一個故事,讓我們也可以從女兒的寫作中,了解漫畫書的內容和有趣的地方,女兒很阿莎力的答應和實踐
了。
 
回到了剛開始的二年級第一次師長面談,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出爐,『數學方面』,陽陽分配在高階程度的數學小組,『閱讀能力方面』,她已經超越班上同學的平均程度(曾經是這麼的遙遙落後),也到超越了學校要求的年級標準,『品德教育』也得到很高的銀色評價(最高是金色),當然孩子還有許多需要進步的空間和需要加強練習的課業,但是對於一個輸在起跑點,卻能夠迎頭趕上腳步的孩子,我們很是欣慰,我們沒有告訴老師,我們做了什麼努力; 但我們很清楚知道,如果我們什麼也沒付出,孩子不會有今天的進步,我們也感謝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和她一起摘取努力後甜美的果實,當然,未來還有好長的學習之路要走,我們要繼續耕耘;教育孩子,好像一個重大實驗,你可以當虎爸虎媽,用嚴厲的方式逼孩子學習;也可以威脅加利誘,讓孩子們在壓力中進步;而我們選擇一種讓孩子無感的陪伴方式,默默的養成孩子樂在學習的好習慣,遇到瓶頸,就調整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讓孩子們保持著對於學習的熱情,當然孩子會有惰性,父母也會有化身大怒神的偶然時刻,但經過磨合之後,彼此都找到了方法,繼續一起學習,共同邁步前進。

 

arrow
arrow

    annita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